葡萄酒不贴中文标出售,这是锅谁背?钱入了谁的袋?
最近出现了很多因为葡萄酒无中文背标被查被罚被打假的新闻事件, 不禁让人想问:无中文背标的葡萄酒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职业打假人和无背标葡萄酒又存在什么矛盾?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葡萄酒经营者吴某,因为销售无中文背标葡萄酒,依法没收扣押的涉案物品8瓶;没收违法所得870元;罚款3万元。除了这条新闻,基本每个月都出现因为没有贴中文背标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的新闻。
出现了这么多起因为葡萄酒无中文背标被查被罚被打假的新闻事件, 不禁让人想问:无中文背标的葡萄酒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职业打假人和无背标葡萄酒又存在什么矛盾?
1、无中文背标葡萄酒是什么?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贴有中文背标。因为进口葡萄酒也属于食品,所以必须贴上中文背标。简单的讲,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在市场上流通的葡萄酒都必须有中文背标。除了方便消费者看懂背标上的信息之外还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葡萄酒进口背标必须要有的信息有:葡萄酒名称,配料,酒精度,灌装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净含量,警示语,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
2、为什么会出现不贴中文背标被处罚这种案例?
在酒商圈有这样一种说法,市场上被查获的无背标进口酒,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假酒/走私酒,而是经过正规报关报检进入流通领域的酒。
原则上来说海关报关检查,查的是正标,查的是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本身是否合格。然后贴背标经过商检局检验。但是,商检局检查的酒只是仓库中存酒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以暂时不贴标。就好比抽样检查一样,酒都是原来的酒,先贴一部分供已检查而已。
那么剩余的这一部分背标谁来贴呢?这剩余的贴标任务就落到了进口商,分销商甚至是商店老板头上。很多葡萄酒的背标都是在上货架之前才临时贴上,因为这样也就出现了下面这三种情况。
3、商店老板并不了解关于中文背标这一块的法律规定,直接上架。
除了很多刚进入葡萄酒行业的酒商,知道进口葡萄酒需要贴标,但是并不是太清楚贴不贴标在法律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定,因此货到直接上架销售。
4. 分销商不希望进口商贴上自己的中文背标。
在商言商,很多的进口商都是给钱出货,没有对已有分销商的区域给予保护措施。而与他们合作的分销商其实很害怕自己在一个区域稍微做出市场之后,马上有大批的人来抢占市场。而抢占市场的方式首先是拿到货源。因此,对于分销商而言,他们希望保护自己的货源通道,去掉中文背标上进口商的信息,只保留自己的信息。
很多小伙伴疑惑了,进口商为什么不能直接在被标上贴上分销商的信息呢?因为很多分销商每单的订单量并不大,不能达到进口商为其单独向商检局备案定制背标的门槛。
除了上面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各个分销商往往是有自己主要经营的销售渠道的,这些销售渠道的客户对分销商的信任度也高于普通消费者,只要酒没问题,贴不贴标他们都能够接受。这样也为不贴中文背标的葡萄酒提供了温暖的大床。
5. 进口商也苦从心出
对于进口商而言,很多葡萄酒在酒庄装瓶之后就会贴上中文的背标,已更方便高效地经过国内海关和商检局的检查。但是因为分销商在中文背标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贴标的这部分葡萄酒就必须撕掉背标重新贴标,除去工本费手工费,还必须保证葡萄酒不能被消费者看出是二次贴标,进而影响销售。
6.因此“职业打假人”也有机可乘?
这里说的职业打假人并不是指那些真心为消费者谋利益的人,而是指那些商业碰瓷行为——以打假谋生的“职业打假人”。
打假本来是一件规范市场的行为,法律规定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而这类“打假人”是指通过多次大量购买或消费假冒、不合格商品或者服务后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得高额惩罚性赔偿,并以获得的赔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在获得商家赔偿后,职业索赔人会立刻放弃申诉举报,停止对行政机关查办案件提供证据。
所以,也正是因为市场上进口商和销售商面临这样的情况,职业打假人便有机可乘。
7.未来如何
目前在葡萄酒中文背标方面,随着食品安全法规执法的不断增强,进口商对自己价格体系和渠道以及分销商的保护,分销商贴牌的门槛的降低,现代零售终端的普及以及信息管理手段的不断优化,相信未来无中文背标的葡萄酒会越来越少。
而“职业打假人”这个躺着挣钱的职业好日子也会越来越少。目前司法机关,商检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也纷纷意识到这种“职业打假人”的负面作用以及危害,开始逐渐限制谋利性打假行为,除此之外对经营者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当然,对于经营者而言,合法、规范地进行生产经营,不向恶意打假行为低头,才是解决职业打假人困扰、遏制职业打假人侵害的最简单、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