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价格大跳水 理性看待国内市场
国内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国内进口葡萄酒价格一路看跌。据上海海关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管区进口葡萄酒1.1亿升,较前一年同期减少2.6%;进口平均价格为46.5元/升,同比下跌21.2%。
国内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国内进口葡萄酒价格一路看跌。据上海海关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管区进口葡萄酒1.1亿升,较前一年同期减少2.6%;进口平均价格为46.5元/升,同比下跌21.2%。
葡萄酒进口价格大幅缩水
根据上海海关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管区进口葡萄酒1.1亿升,较前一年同期减少2.6%;价值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46.5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1.2%。
对此,独立酒评人朱立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宏观上看,国内整体葡萄酒市场供过于求,降价幅度超过了其他国家采购葡萄酒的降价幅度。国内市场遭到进口挤压,葡萄酒销售不出去,国内酒商同时也在压制国外出口商的价格。
纵观去年葡萄酒市场,渠道商都在采取低价出货策略,电商更是在“十一”、中秋、“双11”打起了价格大战。销售价格的直线下滑势必对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产生影响。
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高端红酒报告》显示,在2010-2012年的三年间,中国从法国进口的红酒量呈现井喷之势,不断刷新纪录。但是,2013年中国从法国进口的红酒量为13738万升,较2012年下跌2个百分点;进口额为71507 万美元,同比下跌9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法国红酒在中国市场的首次量价齐跌。
对此,业内人士称,法国葡萄酒此番下滑主要是高端葡萄酒在华销售遇阻所致,“三公”消费让高端消费者不再红火。与此同时,价格亲民的新世界葡萄酒大举入华,直接拉低了国内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
高端酒遇阻拉低进口均价
限制“三公”消费等大环境政策影响下,团购时代的大批量出货已成历史,葡萄酒商们手里或多或少都囤积了一些货源。
厦门一家从事进口葡萄酒生意的贸易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厦门就不下1000家大大小小进口酒公司,他们最初大多是因为看到葡萄酒行业的火热而进来。如今行业不景气,基于库存压力又不得不低价抛出,导致了进口葡萄酒价格大幅下跌。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近两年许多业外资本入驻葡萄酒领域。联想、美的、国美等国内大型企业纷纷涉足进口葡萄酒产业,他们大多涉足的是中高端葡萄酒。在掀起此波热潮的同时,由于受到限娱令等政策环境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却在大幅下降,将高端名庄酒价格拉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大多数跨界企业来说,进军葡萄酒业还是个新事物。有的企业管理者可能对资金投入估计太少,进入后运作艰难。在葡萄酒营销专家李欣新看来,葡萄酒是个性化特点极为突出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区、风土乃至口感的不同喜好,便会导致最终选择葡萄酒的差异。这些跨界的行业巨头在资金、渠道和人脉上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得好。尤其是新晋的跨界葡萄酒企业,在选酒上缺乏经验,比如只凭借自身喜好进行选择、不能很好地接近消费者等,使得大量进口酒积压在经销商手里。供过于求、内需不足造成库存积压,导致葡萄酒商不得不采取降价求本的策略。
大宗走货量的团购时代曾一度让进口葡萄酒保持虚高姿态,近两年,葡萄酒电商的崛起,也使得进口葡萄酒的暴利价格得到遏制。业内人士指出,像酒仙网、京东商城等领头电商平台,都把葡萄酒价格控制得相当低,让传统渠道经销商们倍感压力,从前广阔的盈利空间一时之间荡然无存。
进口葡萄酒应理性看待国内市场
经历了前几年葡萄酒市场的暴利和对高端葡萄酒的狂热,国内消费者如今开始冷静下来,选择趋于理性。
北京某进口酒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限制“三公”消费之前,团购进口葡萄酒占据了整个葡萄酒销售份额的60%,那时市场基本以团购为主。现在团购不再吃香,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剩下为数不多的团购还是个人大众消费,如今消费者们对葡萄酒的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进口葡萄酒的价格越发低廉并且符合市场规律。
但这并非完全是坏事,像新西兰、智利、澳大利亚葡萄酒关税的降低甚至取消,未来也将加速国内葡萄酒市场的洗牌,有葡萄酒专家指出,葡萄酒关税政策将推动进口葡萄酒实现品牌化。
葡萄酒专家指出,近两年,国内企业海外收购酒庄越发频繁,这同样也能够降低进口葡萄酒成本,将海外收购的葡萄酒产品投放到国内市场中,优化国内市场环境。 来源:糖酒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