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个月上海全市社会面清零 上海葡萄酒商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
在此期间,上海的线下餐饮彻底停业,缺失社交场景的酒水消费也随之跌入谷底。
上海市历经2个月实现社会面清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7日),上海疫情防控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上海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在稳中向好的关键当口,扎扎实实朝着既定防控目标迈进,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葡萄酒商在封禁期间的经历
3月底,上海宣布对浦东、浦西实施分区管控,至今,大面积封控已一个多月,累计感染者超过50万例。在此期间,上海的线下餐饮彻底停业,缺失社交场景的酒水消费也随之跌入谷底。
“停摆”月余的酒业生意
“现在不仅上海的酒发不出去,外面的也进不来”。江苏经销商小志告诉微酒记者。自3月15日起,他在上海仓的葡萄酒就无法发货了,由于手上70%的货都在上海,因此他的生意搁浅了一大半。
类似的酒商还有许多,九岸集团副总裁张海啸住在浦西,公司的仓库也在上海,他每天都会接到请求调货的信息,但却无能为力。“很多外地的客户都请求发货、借货,但现在,所有的客户都断货一个多月了。”
除进口酒以外,白酒、新酒饮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上海酒商张伟(化名)表示,上海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疫情前,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商务宴请、聚会活动,很多时候非茅台、五粮液上不了台面,但现在实行封控管理,高端酒自然也卖不出去了。
与此同时,不少新酒饮的创业项目也在上海,张伟告诉微酒记者:“我有个朋友就在做新酒饮的创业项目,上线1年,正值产品迭代期。3月的新品线下试饮反响不错,本来准备在春糖正式发布,但现在只能延后,损失巨大。”
潮饮荟董事长殷凯表示,这次的上海疫情,对酒类从业者的影响非常大,身边很多朋友都没了生意,而且上海管控后,连带着江浙沪片区都很紧张,整个华东都受到了影响。
张伟告诉微酒记者,不仅做传统渠道的酒商生意惨淡,做电商的企业,乃至于在全网酒类线上销售排名靠的公司也都情况不好。
wbo葡萄酒商业观察对上海酒商的采访
汉凯菲斯奈特集团上海办公室目前就处于居家办公的状态,该公司中国区品牌代表顾育平介绍道:“我们没收到正式通知,而是自愿。如今疫情严重,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被隔离,如果公司全员在办公室被隔离,肯定不如居家办公——至少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
WBO询问了几名酒商,情况都大致相同,一家葡萄酒进口公司的负责人陈新(化名)向WBO介绍:“目前看来,即饮渠道受影响最为严重。”
“上海各地对餐饮店的规定不同。我家与公司所在的区禁止堂食,今天中午有事去淮海路,发现可以就餐,但餐厅里人非常少。显然,这样的环境会影响葡萄酒在餐饮渠道的销售。”陈新说道。
小酒馆Forage的一名负责人William表示:“他们有两家店现在都被要求关门了,且没有明确的重开时间。”
葡萄酒行业从业者Claire则表示:“目前Wine Universe还营业,据说明日还有一个发布会尚未取消。但由于大家都不出门,可想而知小酒馆即便开业,生意也并不好。”
上海某小酒馆的一名负责人告诉WBO:“公司共开设了三家门店,目前两家被要求关闭,徐汇区的一家正常营业,但客流下降了50%左右。另外,由于公司聚餐性质的用餐当前没有了,客单价也比平常有所下降。”
上海孚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李冰谈到了相同问题:“目前,即饮终端的经销商受冲击很大,其他线下渠道经销商,在疫情出现以后拿货也进一步谨慎起来。”
在上海开设酒窖的酒商温宏林(化名)则更为悲观,他指出:“疫情反反复复,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在此轮本土疫情之前的两年,酒窖的生意就不好,这一轮疫情更直接让公司的生意再度下降一半左右,我们还有两名员工处于被封控的状态。”
温宏林表示:“现在酒窖处于关闭的状态,待房租到期后,即准备永久关店。”
上海不仅仅是全国进口葡萄酒行业最大的集散地,也是一个巨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上海葡萄酒消费市场相对成熟,在近几年催生了诸多小酒馆,而这些小酒馆随着封控,也都进入了停摆状态。
在此之前,小酒馆一直都是上海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中高消费人群爱光顾的地方,并为小酒馆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而这次封控,让小酒馆直接关停,业绩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挂零,让不少小酒馆老板喘不过气。
Peter(化名)是上海一家开业两年多小酒馆的创始人,他表示,自己的门店由于在最早一批出现疫情的街区,因此早在3月13日便被取消了堂食。
“像小酒馆这种业态,是需要消费氛围的,我们又不是肯德基,取消了堂食,只能做外卖,对我们的冲击是真的非常大。”Peter说道,“而在4月1日以后,小酒馆就被通过彻底封闭,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