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埃蒙特的“酒后”是它?
芭芭莱斯科被称为皮埃蒙特的“酒后”。巴罗洛和芭芭莱斯科(Barbaresco)两个产区相隔不远,芭芭莱斯科位于阿尔巴(Alba)的东北边,与阿尔巴西南边的巴罗洛遥遥相对。它们在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土壤、地形、葡萄品种和风格等,不过芭芭莱斯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沉寂在巴罗洛的阴影下。
直到近年来,在当地著名的先锋酒农Angelo GAJA的引领下,这里的葡萄酒开始迅猛发展,由于其风格较之巴罗洛柔和、典雅,所以许多人将巴罗洛与芭芭莱斯科并称为皮埃蒙特的“酒王”和“酒后”。
芭芭莱斯科的地形也是丘陵,不过海拔没有巴罗洛那么高。本区的土壤主要是一种叫做“Tortoniano”的土壤,由泥灰土和砂土组成,富含钙质。
芭芭莱斯科的产区种植面积较巴罗洛要小许多,只有将近500公顷左右,都位于向阳坡上,由大约500位葡萄农种植经营,是全意大利产量最小的DOCG产区之一。芭芭莱斯科产区同样是由几个村镇组成的:Barbaresco、Treiso、Neive,这里各个村庄间酒的风格虽然较统一,不如巴罗洛村之间的风格差异大,但也略有差异。
Barbaresco村是几个村中最大的,也聚集着最多最著名的酒庄:如GAJA、Ceretto、Marchesi di Grésy等。这里的酒的色泽和酒体较之Neive村要浅淡些,但是以其较开放的香气和结实的酒体著称。
Neive位于芭芭莱斯科东边的山头上,出产酒体饱满、强壮的内比奥罗。这里也是著名的Bruno Giacosa的老家。
Treiso村位于芭芭莱斯科的南部,这里地理位置是几个村中最高的,虽然知名度不如前两个村庄高,其出品也较淡,但是其细致和典雅的风格也非常宜人。
芭芭莱斯科产区的规定比起巴罗洛来得宽松一些:成品的酒精浓度至少要12.5 %,在发酿完成后必须陈年至少两年,若是Reserve级别则要陈年三年,其中至少要有一年在木桶中陈酿。其陈年潜力较巴罗洛要短些。
▼葡萄品种▼
Nebbiolo 内比奥罗
内比奥罗(Nebbiolo)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文Nebbia,意思是雾气。这是来源于在收获季节(通常10月中旬),此地通常笼罩着雾气的缘故。
内比奥罗葡萄绝对是个“生性挑剔,表里不一”的品种。相比于皮埃蒙特其他的葡萄品种,它的生长周期相当长,早早发芽、却较晚收获,通常要到10月中到10月底。它对土壤、气候的要求相当高。
为了使内比奥罗完全成熟,葡萄农们往往将之种植在朝南或西南的斜坡上,以便葡萄能够接受充足的阳光。另外,别看它酿出的酒色泽浅淡,入口单宁却极高,且酒体强劲!散发一些焦油、玫瑰的香气。陈年之后,酒色渐渐变成橘色,酒香逐渐变成紫罗兰、焦油、草本、松露等,十分复杂。
内比奥罗对土壤的类型也有自己特殊的喜好。比较偏向于石灰泥质土壤,而这样的土壤类型大多容易在阿尔巴Tanaro河的右岸Barolo 和Barbaresco周围找到。也可以在沙质土壤,如在左岸的Roero地区生长,但酒体会相对比较轻柔,缺少了右岸典型的类似焦油的香味。在沙地上生长的内比奥罗相对成熟较早。
内比奥罗葡萄酒在风格上表现出丰富的单宁和酸度。许多酒都是为陈年而酿制的。许多伟大年份的酒需要至少陈年10年。经陈年后的内比奥罗,酒香变得更复杂,出现了焦油、干玫瑰这两种最典型的香气,也有干果、黑李子、皮革、甘草等气息。
现在,也有许多酿成现代风格的酒,适饮年龄越来越年轻,可提前3-5年饮用。
Barbera 巴贝拉
巴贝拉是皮埃蒙特的特有品种。但仅在 20 年前,它还是意大利种植最广的品种之一。但由于酿出的酒经济效益低,越来越多地被价格更高的内比奥罗所取代。现在,主要种植在皮埃蒙特的 Asti 和 Alba 地区。
巴贝拉是一个奇特的葡萄品种,它的葡萄皮上含有很多色素物质,酸度相当高,但果皮的单宁含量却很少。所以酿出的酒酒色十分深沉,酒质清新、酸爽。为了弥补单宁含量低的问题,许多巴贝拉通常在新的小橡木桶中陈酿,从木桶中得到单宁。
由于巴贝拉的这种特性,用来配餐是相当适宜的。比如意大利菜中常见的以番茄为酱料的各种面条、比萨、较辛辣的食物等等,都可以搭配得很好。